條文:
- 霍亂,頭痛,發熱,身疼痛,熱多欲飲水者,五苓散主之。寒多不用水者,理中丸主之。
- 大病差後,喜唾,久不了了,胸上有寒,當以丸藥溫之,宜理中丸。
組成:
人參,白朮,炙甘草,乾薑各三兩 右四味,搗篩,蜜和為丸,如雞子黃許大。
服用法:
以沸湯數合,和一丸,研碎,溫服之,日三服。服湯後,如食頃,飲熱粥一升,微自溫,勿發揭衣被。
加減法:
若臍上築者,腎氣動也,去朮,加桂四兩; 吐多者,去朮,加生薑三兩; 下多者,還用朮; 悸者,加茯苓二兩; 渴欲得水者,加朮,足前成四兩半; 腹中痛者,加人參,足前成四兩半; 寒者,加乾薑,足前成四兩半; 腹滿者,去朮,加附子一枚。
腹中痛是因為中氣虛。
吐多者,是因為胃寒而氣逆。
臍上悸動者是腎虛水氣衝動之象,故應去朮之壅滯。
附子理中湯和四逆湯只差白朮,有白朮則附子的藥性會比較盤在中焦。
小書僮的經方實驗室有精采看法,請參閱。